更新时间:2025-08-31 09:03:33
最近看影视作品越来越喜欢一些好得不彻底的好人,或者有人性光辉的坏人。立体的,复杂的,更能靠近人性。我开始对一些主角去光环效应,对相对是小人物的配角挖掘以前没能关注到的视角。 重看《甄嬛传》没想到对浣碧很有好感,能够理解她的人物形象。官宦人家的私生女,与甄嬛同为一个父亲,因是罪臣之女只能隐瞒,落得个奴婢从小侍奉在甄嬛身边也没有任何怨言,好在甄嬛与她情同姐妹,也没受太多委屈。入宫后甄嬛身份从小姐变成了小主,浣碧内心的落差感也增大,加之对亲娘的思念导致了内心的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内转化为对皇上的思慕,在外表现为对自己长姐的嫉妒,所以很容易被曹贵人引诱背叛了甄嬛。甄嬛得知此事后跟浣碧谈了心,这也是一个关键节点,她们姐妹俩的嫌隙在此化解了很多,浣碧也明白了长姐对她的苦心。在这也不得不提一下嬛嬛的大局观(不过于计较得失,不因一次错误而终身弃用。深谙人性的弱点后同时也能够看见那些光辉,包括后期舍爱把胧月送给敬嫔这一点也能看出甄嬛作为大家闺秀从小受的教育非常好,相比于此浣碧常常为了小事而抱怨的特点在甄嬛面前又显得小家子气,但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的写照呢,就像我说的有瑕疵的好人也很迷人。) 在此之后忠诚这方面浣碧再也没有背叛甄嬛。 后面浣碧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她的爱慕从皇帝转向了果郡王。最初对皇帝的喜欢源自自身的落差感与和长姐身份待遇上的不平衡感。那次的谈心让浣碧明白了甄嬛对姐妹之情的真心后潜意识会淡化对皇帝的感情,再加之皇帝在审美上对浣碧的嘲笑和果郡王的安慰,让浣碧彻底移情别恋爱上了果郡王。 如果说浣碧对于皇上的喜欢是内心的拧巴和扭曲造就,那么她对果郡王就是单纯的爱慕了。 浣碧人物塑造地很立体,后来嬛嬛和果郡王两情相悦她内心虽有失落但仍然没有任何言语和行动上的干涉,回宫后也守口如瓶。有个细节是嬛嬛在凌云峰之时,果郡王多次表明心意,但她一直没能迈出那一步,直到锦溪劝说活在当下,她才冲出去见允礼,浣碧当时也很喜欢果郡王但也没有任何阻拦,甚至递了伞让嬛嬛当心大雪,后来她望着嬛嬛的背影看了很久,那一刻她的内心又在想什么呢?挣扎,复杂最后还是选择放下。 后来时过境迁,造化弄人。果嬛最终没能走到一起,浣碧在成婚当天还在问甄嬛会不会恨他,会不会觉得抢了她的位置,我相信她是真的心存内疚,可如果当天没有浣碧的解围皇帝必定会怀疑果嬛有私情。(虽然因为果郡王的恋爱脑发言皇上还是察觉了) 所以总而言之浣碧在贪嗔痴中的“贪嗔”二毒在成长过程中比很多人都戒得好,而“痴”字所指的是非不分善恶颠倒,浣碧也几乎不曾有过。 最后几集皇帝疑心过重,让甄嬛用毒酒害死了果郡王,浣碧在葬礼上忧思过度直接一头撞在允礼的棺材上陪同着一起去了。敢爱敢恨,是真性情。 甄嬛的两个侍从,浣碧和流朱在人物塑造上极其不一样。流朱是从始至终的单纯和善良,她对自己的身份非常自洽,始终认为自己的一生就是服侍小主,为了甄嬛能够付出自己的生命。我在生活中也见过这样的人,但是真的太难得了,更像一个美好的乌托邦里打造出来的。浣碧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有野心有抱负有一部分的自我觉醒但又时常陷入自我怀疑,对小事情打抱不平却没有能力去做一些大事情,会犯错误同时也能够及时止损,会有欲念的冲突与挣扎但也能体贴和包容,不会真的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人性的复杂在浣碧身上很好地刻画了,弱点与光辉交织。二刷《甄嬛传》,我很喜欢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我要逆风去